今天来认识
一组“花式”文具
它们都带有同样的标签
“乾隆审美”
图片
乾隆书房——三希堂
文房,一大特点是小巧。作为书桌案几之玩用,一般大不盈尺,小不足寸,既可供设于案上,又可把玩于掌中,可远观,亦可近取。这些文具造型各异,雕琢精细,可用可赏,使之成为书房里、书案上陈设的工艺美术品,又被人们称作“文玩”。
论“玩”,无人能出乾隆爷右者,今天咱就来侃侃乾隆审美鼎立天下的时候,出现的那些小物件们。
三分墨,七分情
乾隆爷对墨的喜好,能排在明清诸帝王之首。乾隆内府的御墨样式与数量皆为清代之最。他让匠人整理旧墨再造新墨,召集徽州的汪惟高、吴庆禄主持皇家新制墨。
乾隆一朝,在制墨工艺造型更加丰富,出现扇形、柱形、圭形等奇巧的形制,在规格上,乾隆一朝生产了大量500克左右的大型墨,这种墨无甚使用功能,在装饰题材上,历史典故、建筑、人物、诗歌、吉祥图案、印章都成为了墨的装饰,由此可见,乾隆朝墨的发展已经逐渐脱离了传统的实用功能,被赋予了更多的精神意趣和赏玩的价值。
图片
乾隆“文津阁”墨
清 胡开文制大富贵亦寿考五色墨
套墨5锭,每锭均长16.3cm,宽3.6cm,厚1.2cm。
胡开文制大富贵寿考五色墨是5锭彩色墨,分红、青、绿、白、藕荷五色,其形状、规格、图案完全相同。墨均长方形。套墨5锭皆装于黑漆描金彩色双龙戏珠纹漆盒内,盒盖面中央有描金隶书“大富贵亦寿考”字样。此墨用于绘画。其墨质精良,色彩艳丽纯正,不易褪色。 胡开文是乾嘉时期制墨大师,与曹素功、汪近圣齐名,皆为乾隆制作“御墨”。
笔掭有深意,欲辩已忘言
笔掭,俗点可以说“笔舔”,是为蘸墨的毛笔抹匀笔尖的小东西,通常长约寸余。在古代,只有讲究人才会在书房中安置这种文玩,因为这个东西的功能对于不讲究的人来说,可以用手或者嘴唇作为“平替”。
像乾隆这种段位的讲究人,在最细小的环节也讲究到了极致,且看以下这两件小笔掭:
图片
黄釉描金秋叶形笔掭 清乾隆
高1.4cm,长12.5cm,宽16.5cm
笔掭拟荷叶形,通体施黄釉,釉面莹亮,釉色黄中泛红。洗面的叶脉描画清晰并以描金装饰,宛若一片秋风中飘落的红叶。
图片
金星玻璃荷叶式笔掭 清乾隆
高1.5cm,长8.4cm。
笔掭荷叶状,叶边卷起形成浅洗。正面阴刻叶之筋脉,背面阳刻叶之纹理,并以圆雕莲蓬、茨菇和田螺等为附足,将叶形洗托起。
乾隆对笔掭的喜爱影响到了当时的士族文人, 他们一举将笔掭的产量抬到了史无前例的巅峰,这件可有可无的小家伙甚至被列入文具“小九件”之一,由此可见当时造型典雅可爱的小笔掭有多受推崇。
盈盈一水间,脉脉不得语
还记得清朝名画《弘历古装坐像》吗?
一枚拳头大小的物件, 被摆放在乾隆书桌的显眼位置,这就是水盂。
图片
《弘历古装坐像》
明代《文具雅编》介绍了四十多种文房用具,其中就包括水盂。 水盂的作用是储存研墨用水,自汉代被划为文房盛水器。不仅小巧实用,还被赋予修身养性的寓意。
用小勺将水舀入砚池,动作缓慢优雅使人平心静气。 古时对水盂也有“丞兄”“丞友”之称。
图片
图片
清乾隆白釉福寿包型水盂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
这件水盂和乾隆审美有啥关联? 如果了解他对瓷器的偏好。
那你一定记得乾隆的少女心—— 蓝地粉彩花卉纹包袱尊。
图片
蓝地粉彩花卉纹包袱尊
从瓶子到水盂,这般梦幻联动汇成一句:
只要“朕”喜欢,万物皆可“包”
“包袱”与“包福”的谐音梗,要将坚硬的瓷器,表现出柔软一面的能力。那时也只有拥有登峰造极技艺的工匠 方可胜任。
若你也想畅游于翰墨之中,感受“帝王般的快乐”,就不能少了这位擅长增添情趣意境的“老演员”。
10乾隆 珍珠地开光粉彩山水人物四方水盂
起拍价:5000 估价:20000 ~ 25000
点击此处直达拍卖链接
图片
NO:10
名称:乾隆 珍珠地开光粉彩山水人物四方水盂
尺寸:高6cm长5.3cm宽4.5cm
品相:全品 (古董岁月留痕、自然磨损属正常现象,吹毛求疵者请谨慎参拍)
藏品说明:本拍品整器施松石绿釉为地,器身雕饰谷纹,似一粒粒珍珠,故名珍珠地。盖顶与器物身开光以粉彩绘山水人物纹,笔触绵而不虚,密而不杂,意境幽淡明润,清雅隽永。远处群岫连绵,近处平波寂江,偶见山野茅庐隐于树外石下,高士江边凝思,秋意绵绵,悠然自得,一动一静,皆为点睛之笔,布置殊妙,可堪雅藏。水丞又称水中丞,一般多称就是水盂。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。它是置于书案上的贮水器,用于贮砚水,多属扁圆形,有嘴的叫“水注”,无嘴的叫“水丞”,为文房一重要器具。除实用意义外,更多的是带有观赏陈设。此品制作古朴雅致,色彩样式造型新奇、美观小巧、色泽斑斓,雍容华贵。
底款:乾隆年制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点击此处直达拍卖链接
这件小水盂非常符合乾隆爷的一贯审美。
“色泽浓艳+金光灿烂”
扁方的小身材主打“红、蓝、绿”三色,周身透着珐琅器的富丽华贵感。沉甸甸的小东西拿在手里把玩也是分外舒心。
跟今天许多老板、白领一样
书案也是乾隆爷待得时间最久的地方
书案上的文玩雅设
也是缓解案牍劳形的精神栖息之所
无论是“浓妆”还是“淡抹”
乾隆审美都能轻松驾驭
他对书画意趣之事、之物的喜好
理由最简单不过
“唯热爱不可辜负”
如果乾隆老爷子知道21世纪的广大网友成日吐槽他的审美,恐怕也得吟一句“别人笑我太疯癫,我笑他人看不穿”吧~
09清代哥釉大盘
起拍价:3000 估价:20000 ~ 25000
点击此处直达拍卖链接
图片
NO:09
名称:清代哥釉大盘
尺寸:直径26.5cm
品相:全品 (古董岁月留痕、自然磨损属正常现象,吹毛求疵者请谨慎参拍)
藏品说明:此盘唇口折沿,下承圈,通体施哥釉,其釉汁滋润肥腴,静穆高贵。釉面布满细碎的开片纹,深浅不一,如网如织,深纹片呈黑色,浅纹片呈黄色,俗称“金丝铁线”纹。清一代对契合文人审美的单色釉颇为钟情,并以此种审美为自身品味追求的标准。清中期时期所仿哥釉,形神兼备,釉色的质感和形制的凝厚得到充分彰显,“仿古暗合,与之无二”。此盘器型、胎釉均着意模仿传世哥窑,造型古朴典雅,形体庄重,敦实憨厚,釉面浑厚滋润,釉色均匀,开片自然,是一件很成功的仿古陶瓷,十分难得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点击此处直达拍卖链接
02民国德化窑铺首花觚
起拍价:100 估价:3000 ~ 5000
点击此处直达拍卖链接
图片
NO:02
名称:民国德化窑铺首花觚
尺寸:口13.3cm 高27.1cm 底10.5cm
品相:外口沿飞皮 (古董岁月留痕、自然磨损属正常现象,吹毛求疵者请谨慎参拍)
藏品说明:早期的花觚人们通常把它描述为『尊』,它是仿青铜器造型的一种陈设用具,器型多古朴典雅。本藏品造型源自上古青铜器觚,器身作三段式,喇叭形口,细颈,腹部鼓出,颈部堆素梅花,腹部对称饰辅首,足胫外撇,造型古朴大方。器身通体施德化白釉,釉呈象牙白色,肥厚明润,温润如脂。此花觚造型端庄,其清新釉色示人,尤显温婉尔雅、风韵隽永。置于案头,可解思古之幽情,殊为难得。形制规整,稳重而雅致,加上玉料色泽清润,整体风格古雅而大气,堪称妙品。
圆器不如琢器,因琢器不能在陶轮上一次拉坯成型,制作工艺复杂费事。又因古代器物最贵重的是礼器。有祠堂,有家庙,高等级的人才能祭祀,故此物虽为后世由礼器演变为的观赏器但依然品级极高,不为寻常人家所有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点击此处直达拍卖链接
03康熙青花人物瓷片镶嵌挂板
起拍价:500 估价:3000 ~ 5000
点击此处直达拍卖链接
图片
NO:03
名称:康熙青花人物瓷片镶嵌挂板
尺寸:长20.5cm宽20.5cm
品相:全品 (古董岁月留痕、自然磨损属正常现象,吹毛求疵者请谨慎参拍)
藏品说明:本拍品为室内陈设所用的挂板,以花梨木为框,内饰康熙青花瓷片。瓷片釉色白中闪青,胎薄釉莹,以青花绘人物案前而坐的场景,男子面容和蔼,衣饰华贵,栩栩如生,颇具生活情趣。画面疏朗清闲,运笔工整细腻,仅以线条勾勒画面,是康雍两代流行的装饰技法,加之青花发色清新淡雅,柔和含蓄,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。画面布局错落有致,人物憨态可掬,十分生动,青花施色得当中富有变化,搭配稍许留白,更显画面清爽,同时又使无限的空白成为意象的空间。挂板内部做梯形设计,充分展示画片之余,使得整个挂板更多一份立体感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点击此处直达拍卖链接
13孔雀石盒子 孔雀石盖盒 一组
起拍价:1000 估价:8000 ~ 12000
点击此处直达拍卖链接
图片
NO:13
名称:孔雀石盒子 孔雀石盖盒 一组
尺寸:10.4*8.1*4.0cm 6.3*7.1*3.1cm
品相:完整 (古董岁月留痕、自然磨损属正常现象,吹毛求疵者请谨慎参拍)
藏品说明:本拍品共一套两件分别为脂粉盒和首饰盒。脂粉盒为六角方盒,盒直壁,平底,有盖,光素无饰,造型检素。首饰盒为四方盒,采用铰链相衔接,石面仅抛光未经雕琢,加以巧思,充分将孔雀石自身纹饰变化展示开来。两盒上石纹起伏跌宕,若孔雀斑斓的尾羽,灵动婉然,奇幻至极。孔雀石因其颜色和它特有的花纹犹如孔雀斑斓的尾羽,故而得名。当代奢侈品中,江诗丹顿、劳伦斯、宝格丽等一线品牌常用此材质做装饰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点击此处直达拍卖链接
文章来源于网络
如侵即删
元素网自己的拍卖就在—— | 元素艺拍 |
敬请关注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